记者观察:绿色金融发展任重道远
【资料图】
□记者 仇兆燕
随着政策的积极引导、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制度建设的逐步完善,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服务迎来发展机遇。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全年新增6.13万亿元,存量规模居全球前列。
调研中,《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发现,当前围绕绿色金融领域的竞争也异常激烈。最直观的体现是,实力雄厚的大型绿色企业更容易集聚金融资源,具有更高的贷款议价能力。为争抢优质绿色资产,不少机构大打价格战。在清洁能源等具有碳减排效益的领域,市场竞争尤其激烈,信贷价格下降较快。有业内人士透露,有的机构给出的信贷利率在2.5%以下,甚至十年期贷款利率只有2%。
在记者看来,这是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绿色项目普遍金额较大,回收期较长,对资金价格敏感度较高;另一方面,作为贷款标的的优质绿色资产稀缺,机构大量涌入导致相关赛道过度拥挤,市场竞争加剧,出现价格战。
因优质标的稀缺、信息披露不健全,目前金融机构无法对绿色资产作出准确评级。当前绿色金融标的主要以符合行业目录中的定义(如《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为基础,而目录中的定义较为严谨,更多的是“纯绿”产业。与此同时,部分商业银行也在探索根据环境达标情况,对客户进行动态化绿色评级。比如“深绿”企业为节能环保类企业,环境未达标企业为“非绿”企业等,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风险管理。
不过,不同金融机构面临的业务开拓压力不尽相同。在调研中,记者深感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在资金定价、贷款期限、担保方式等方面均无法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相抗衡,因此更为艰难。
如何才能在夹缝中找到符合自身发展战略又可持续的绿色金融发展之路?有专家开出了深入细分领域、探索多元化产品服务的药方。
据悉,当前各金融机构也都在加速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比如,此前多家机构均在碳金融领域中尝试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碳资产收益权信托等。近期有多家股份制银行、农商银行等机构落地了各自的首单排污权抵押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