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为重载铁路数字化转型赋能
(资料图片)
◎王泓清 本报记者 陆成宽
走进国家能源集团新朔铁路(以下简称新朔铁路)生产指挥中心,一块超大屏幕映入记者眼帘。这块大屏幕可不简单,它实时显示着大准、巴准、准池3条铁路沿线27个车站的煤炭运输计划、非煤运输计划、线路装车计划和机车分布情况等数据,以及沿线12个区、县、市的天气情况。这就是新朔铁路的“智慧大脑”——数据运营平台。
作为运输指挥调度的全视角驾驶舱和智慧中枢,数据运营平台能够实时、精细感知新朔铁路631公里的“心跳”和“脉搏”。
铁路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创新蓄力。近年来,新朔铁路瞄准“一云、两网、三个平台、五大智能”发展蓝图,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运输生产深度融合,精准高效组织铁路货物运输,推进经营管控数字化、运输生产智能化、安全管理智慧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新朔铁路调度指挥中心统计分析室主任刘贵明告诉记者,数据运营平台以新朔铁路云中心为数据“底座”,具有重点信息提示预警、设备运行异常动态监测、沿线重点区域可视、生产计划情况远程督查、应急处置过程在线跟踪等场景化功能,可以为综合调度、集中管控提供决策参考。
7月20日,大准、准池线差分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项目完成了47处基准站建设和系统调试工作,标志着新朔铁路差分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正式开通,这是新朔智慧铁路建设的又一突破。
新朔铁路科学技术应用中心通信信号技术管理人员李想介绍,新朔铁路差分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可实现铁路沿线人员、设备、机车的高精度定位,定位精度误差小于25厘米,为自然灾害监测与防灾救灾、机车车辆定位导航与货物物流管理等业务提供精准位置服务。
一直以来,新朔铁路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及融合创新,不断加快4G、5G网络,北斗差分定位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运用大数据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一体化铁路安全防控体系,助力安全管理效能提升。
在铁路沿线的变电所内,智能巡检机器人对变电设备进行巡视,24小时守护铁路供电安全;在铁路线路上,道岔清扫机器人首次上线实验作业,实现自动上下道、自主转线,自动完成道岔滑床板的清洗和喷涂润滑油等工序;在铁路途经的偏远山区,无人机航拍能够实现实时监控、数据实时传输,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弥补了山区徒步检查难以到达地段的高精度隐患排查空白……
如今,新朔铁路正乘着科技创新的“东风”,逐步实现运输生产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慧化,让重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画卷熠熠生辉。